地球上流动河水运动的冰川舞动的微风走动的生物无时不在改变着地表的地貌 随着岁月的冲刷世间便出现了诸多奇特的地质现象
波痕
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
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
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分为
对称(Symmetrical)波痕
不对称(Asymmetrical)波痕
撕裂状泥屑
海底崩塌事件的一种标志
它们通常是页岩或泥岩的碎片
当含有悬浮沉积物的强大水流流过页岩层时
将会将表层的页岩撕裂并搬运
而在他处沉积和保存
断层擦痕
断层两盘岩石相对错动时留下的痕迹
即在断层面上产生的沟槽状细微平行刻痕
碎裂屑锥
碎裂屑锥是罕见的地质特征
只有在陨石坑下的基岩中
或地下核爆炸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斑晶
斑晶是火成岩中突出的晶体
是岩浆冷却结晶形成
因生长周期较长,空间较大
所以形成的晶体较大
冰碛石
冰碛石是冰川活动的残留物积累形成的
类型多样
大小差异明显
冰斗
山脉顶部被冰川侵蚀形成
脊(Arête)
两个平行的U型谷被冰川侵蚀形成
蛇形丘
蛇形丘是一种狭长曲折的地形
由具分选的冰水砂砾堆积物组成
呈蛇形湾曲
两壁陡直
丘顶狭窄
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
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
冰砾阜
一些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小丘
由一些有层理的并经分选的细粉砂组成
通常在冰砾阜的下部有一层冰碛层
瓯穴
冰川冲刷的结果
是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
或砾石的研磨作用
在河流溪间的岩石床址上形成的圆洞
冰斗湖
冰川侵蚀形成山间湖泊
串珠湖
冰川受重力作用而移动
冰川前进时会切割山谷两侧的岩石
使得流经的山谷会
由原来的V字型横切面
变成U字型横切面
这就是冰蚀谷
在冰川前进的道路上
不同地段岩性不同
岩性较软的更容易被剥蚀形成洼地
岩性较硬的则成高地
火山堆
火山锥是一个陡峭的锥形山
由火山喷发或熔岩喷泉
形成的松散的火山碎屑组成
通常是一个典型的圆柱形火山口
当气状的岩浆被猛烈地吹入空中时
它会分解成小碎片
在火山口周围凝结成火山渣
或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一个规则的圆锥体
玛珥火山口构造
在不断的地壳运动中
地下的炽热岩浆上涌
并与沉积层中富含的地下水接触
形成强大压力的蒸汽
进而在地表下产生强烈爆炸
即蒸汽岩浆爆发
爆炸性膨胀使围岩压裂
形成了深切到围岩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火山口
此时
岩浆、水、汽和碎裂的围岩组成的混合体
便沿着一个窄的通道达到地表
并猛烈喷射至大气中
导致大爆炸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
直至岩浆或地下水耗尽
地堑
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
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
图示为地堑俯视图
悬谷
高悬于主冰川谷底之上的支冰川谷
一般是在山谷冰川汇合时
因主冰川侵蚀力强
谷底深
而较小的支冰川的谷底较浅
故常形成悬谷
河流作用和构造
岩性的影响
有时也能形成悬谷
盾状火山
具有宽广缓和的斜坡
整体看来就像是一个盾牌
通常由玄武岩岩浆构成
流动性高
能够分布在很大的区域形成宽广的山形
最著名的例子是夏威夷群岛
成层火山
熔岩流和火山碎屑物互层形成的锥状火山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均属此类
因剖面上成层构造明显
故称成层火山
玛珥火山
一种火山口形态较为特殊的火山
在地表呈圆形浅坑
直径几百米
由于地形低平
火山口又浅
所以又称为低平火山口
它是深部较炽热的岩浆
在上升过程中
遇到冷的地下水发生相互作用
而导致蒸汽岩浆爆发的产物
在干旱区为干坑
但一般多被水充填形成玛珥湖
熔岩穹丘
粘性较大的酸性熔岩因流动性差
多在山颈之上和附近堆积
形成覆盖面较小
穹度较大的穹窿状山丘
粘性较小的溶岩则从溢出口向四周膨胀
形成馒头状
喷气孔
除火山口以外
凡能喷出气体和蒸汽的孔洞
均可叫喷气孔
喷气孔是火山活动后期
或衰落阶段的特征性现象
因而常叫火山喷气孔
火山喷发停止以后
喷气孔活动往往可以持续好几千年
溢流玄武岩
黑色,致密,常有气孔
相对密度较大
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
柱状节理发育
通过多次裂隙式喷发逐渐堆积而成
见于冰岛、印度德干高原
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巴西南部高原等地
溶洞
可溶性岩石经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
冰川洞穴(Glacier Cave)
冰川内和冰川下正在融化的冰和流动的水形成的
与“冰洞”(ice caves)有所区别
阿卡斯塔片麻岩露头
阿卡斯塔片麻岩露头
Acasta Gneiss Outcrop
位于加拿大西北领地阿卡斯塔河的小岛上
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现在有确切年龄的岩石
年龄在35.8亿~40.31亿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