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1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生态环境分会主办,广西地质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市金御华尊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聚智合力•助推边坡行业新发展”。有来自全国地质、交通、矿业、水利等多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共570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生态环境分会秘书长薛云飞、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主席刘亚军、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绿色矿山推进会副秘书长王夕刚主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交通生态环境分会会长杨洪义、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劼耘、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主席刘亚军分别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海、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郑宏、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主任朱高儒、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衷平、美国IECA专业委员会Shawn Casey、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赵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主任张青、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主任曹修定、法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毛准、重庆大学教授叶晓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院长孙文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教授南建福、长安大学教授李寻昌、台北科技大学教授陈立宪、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教授级高工李新建、广西大学教授李结全、三峡大学博士黄晓乐等17位行业领军人物出席了论坛并做了主旨报告。 本届论坛以“聚智合力•助推边坡行业新发展”为主题,以“安全与生态”为关键,以“促进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发展,提高边坡综合治理能力和生态修复效果”为重点,以“加快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深入研讨交流,对丰富和提升我国及国际上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议现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交通生态环境分会会长杨洪义致开幕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劼耘致欢迎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作特邀报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边坡中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作特邀报告《边坡稳定性及其灾害链》
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主席刘亚军致闭幕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生态环境分会秘书长薛云飞主持开幕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主任张青作《滑坡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海作《滑坡灾变预测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关键物理量》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郑宏作《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三维严格极限平衡法》报告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主任朱高儒作《绿色公路视角下的边坡生态修复》报告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工衷平作《绿色公路技术指南-以北京为例》报告
四川奥思特边坡防护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汉川作《隧道口落石立体防护》报告
美国IECA专业委员会Shawn Casey作《美国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设备应用》报告

深圳市沃尔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孔祥明作《“蜂巢约束系统”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报告
国家环境保护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总工赵英作《边坡防护与生态修复一体化解决方案·三联生态防护技术》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张斌作《灾变定律和滑坡精准预报》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主任曹修定作《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报告
中国四海控股地灾中心主任靳燕生作《边坡灾害是可以预测的》报告
法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毛准作《植被管理对边坡稳定影响初探》报告
重庆大学教授叶晓明作《卸荷悬臂挡墙及其设计方法》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院长孙文怀作《植桩法技术探讨》报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南建福作《绿植载体边坡生态保护及创面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主题报告
长安大学教授李寻昌作《黄土边坡蒿类植物防护效应》报告
台北科技大学教授陈立宪作《建置时空资讯物联网系统于边坡防灾监测应用》报告
北京华夏绿洲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新山作《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材料及其应用》报告
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李新建作《漓江护岸边坡生态防污技术探讨》报告
广西大学教授李结全作《静压植桩(钢板桩)新工法》报告
三峡大学博士黄晓乐作《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报告 |